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是一种信仰

时间:2013/9/23 12:15:17

 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音乐是一种信仰      张玉伟   何鹏

 有一群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爱好;有一群人,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有一群人,他们都有一种拼搏的精神;有一群人,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
  他们之中,除了寥寥数几的几位本土专业音乐工作者之外,大部分是一些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有私企老板,有公务员,有退休干部,有下岗女工,还有练摊的……尽管这是一群在专业技能上参差不齐的人们,却以共同热爱音乐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并且在2009年9月28日组建了一支黄石人自己的交响乐团——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它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双管制大型交响乐团,也是第一支有着资金保障、音乐艺术人才集中、编制齐全、排练和演出场地稳定的民营交响乐团
他们,以音乐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在2009年9月28日组建了一支黄石人自己的的交响乐团——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它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双管制大型交响乐团,也是第一支有着资金保障、音乐艺术人才集中、编制齐全、排练和演出场地稳定的民营交响乐团。
两年来,他们经历了乐团生存的艰难;两年来,他们见证了乐团的发展壮大;两年来,他们目睹了乐团的成熟和提高,两年来,他们有太多的感慨、困惑和期待……
“我们要把南墙撞破,踏过去”
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发起人陆卫先从小与音乐结缘,先后拜师学会吹奏几种木管乐器,特别是在公安当刑事警察期间还尝试着自己进行音乐创作,其作品还在全国和省市及公安系统多次获奖。
狂热的音乐爱好者陆卫先一直梦想着能和很多人一起切磋技艺,演奏出气势恢宏的乐曲,始终没时间,也没找到这样的机会。
2009年夏天,陆卫先和一帮音乐发烧友聊天时说起自己的想法,引起大家的共鸣。陆卫先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组织起来,创建一个乐团呢?”
2009年的8月8日,黄石管乐学会成立后,陆卫先的那个闪念时常在脑海出现。不久,陆卫先尝试着以会员为基本班底的40多人规模的管乐团成立了,这也是黄石的第一支民间管乐团。陆卫先还是觉得“不过瘾”,大家内心那份激动也没有得到满足和震动。一个大胆的设想随之产生:能不能现在组建一支交响乐团?
交响乐是音乐表现的最高形式,专业性强,对演奏的要求也很高。那么,人从哪里来?黄石因厂因矿建市,是座比较典型的移民城市,大中型厂矿企业有许多的音乐人才;黄石地区两所高校的艺术系里,有一批专攻西洋乐器的老师和学生;俗称“老三团”的歌舞团和京剧团、汉剧团有一批专业演奏员。就这样,近80名演奏员在音乐梦想的感召下聚集在一起。
有人曾提议,大家带着自己的乐器来排练,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陆卫先却认为,这样不利于整个乐团的管理和运作,“既然要做,就一定按最高的规格来做到最好”。---这就是陆卫先 。
 他的信心来自同样痴爱音乐的妻子--周玲。
周玲是黄石楼上楼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环亚女子美容连锁机构的董事长。周玲决定用多年经商的所得回报社会,投资文化产业。前期出资150万元,按照交响乐团双管编制购置乐器,配齐了各个声部人员,其中包括四把低音提琴、全套定音鼓,甚至拥有2台在全省都屈指可数的竖琴。以上的这些硬件的具备才称得上是一个完善的交响乐团。
2009年9月28日,在全新全套的乐器武装下,全市8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组建乐团时筚路蓝缕、步履维艰的历程,陆卫先感慨地说道:“有多少人能品出其中的味道?不是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吗?我们就是要把南墙撞破,踏过去!”
“了不起,你们让我们开了眼界”
2010年1月27日晚,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首场汇报演出在磁湖剧院奏响。
从成立之日到首演,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其真正的排练时间加起来不到半个月。这对一个七成团员对五线谱都不怎么准确掌握的民间乐团来说,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用陆卫先的话说,是“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超常规的发展方式”。
乐团的乐器有五大类近30种,热门乐器的乐手有很多可供挑选,但大管、圆号、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乐手却很少,甚至寻遍黄石都很难找到。团员顾全大局,以前吹过小号的改吹圆号,拉小提琴改拉中提琴,拉大提琴的改拉低音大提琴。人手还不够,就让新加入乐团的人现学。
从单位内退的徐淑英随朋友来看乐团排练。从未接触过乐器的她被交响乐深深震撼,被这帮痴迷音乐的疯子所征服。听说团里正缺低音大提琴手,她缠着老师教她拉。乐团几名老师看了看她的手形,觉得可以让她试试,于是,徐淑英成了乐团的新兵。她每天至少练习6个小时,手指磨破了就用胶布一缠接着练。就这样,徐淑英从一个门外看客成了乐团不可或缺的低音大提琴手。有过钢琴基础的胡小梅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竖琴,在接受担任竖琴演奏后,偏偏在我省内甚至是一些音乐院校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老师,更是多方寻求专家老师的指点。陆卫先为了不给大家增添负担,凡是冷门乐器的拜师学习都给予最大资金上的支持。
为了掌握五线谱,大家勤学苦读了两个月,所有人都扔掉了简谱;为练好每个音符,有的团员吹肿了腮帮子,拉破了手指头。他们在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这个平台上,用心情和汗水去圆自己的梦想
就是这些细节,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索他们内心深处究竟蕴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为了演出如期举行,付出再多也在所不惜。所以,当我们置身现场去聆听他们的演奏时,就能感觉到,他们的表演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次次真情实感地对信仰、对梦想的一种坚贞守望和追寻。
首演的那个夜晚,音乐会以喜庆的《春节序曲》开场,极具民族韵味的《瑶族舞曲》、宏伟庄严的《红旗颂》、诙谐俏皮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让700多名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当谢幕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奏响,所有观众起立,全场沸腾,发自内心地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应和,气氛异常热烈。
他们收获的掌声告诉他们:成功了!演出成功了!
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感动了黄石的父老乡亲,也感动了自己。谢幕时,许多演员忍不住流下了辛酸和激动的泪水。
陆卫先说:“那种场景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真的,那一刻,大家都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旅居西班牙的黄石人陶居辉回家探亲,仅仅是看了他们的排练后就感慨万千,撰文发表在西班牙最大的华文报纸《欧华报》上,文中盛赞黄石的文化精神,透过故乡新添的这张文化名片,他欣慰地看到“中国软实力正在崛起”。
首演一炮打响,黄石音乐人为拥有“自己”的大型交响乐团由衷兴奋。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踏着坚实的脚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2010年,5月15日,“湖北省2010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黄石大剧院隆重举行。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代表黄石礼遇全省宾朋,在开幕式上献演“创新湖北•科技之光交响音乐会”,演奏了《红旗颂》《北京喜讯到边塞》、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茉莉花》和《歌剧魅影》等经典曲目。这也是以交响乐这种形式首次在省级活动中精彩展示。
2010年8月14日、16日晚,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分别举办了一场交响音乐会和一场民族交响音乐会,演奏了舞剧《白毛女》选段和〈洪湖随想曲〉及民乐合奏《欢乐的节日》等,为庆祝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拉开了华丽的序幕,吸引了两千多名市民前来观看。同时,在两节期间市里举行的招商引资说明会和温州商会成立大会上交响乐团更是以精彩的演奏博得广大宾朋的赞誉。
 
2010年8月29日晚,在“虎年,我与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暨虎城同庆——今天是你的生日系列活动音乐庆典颁奖盛典上,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再一次给黄石市民带来了震撼和惊喜。
著名指挥彭家鹏听说了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事情后,由衷赞叹:“了不起,你们让我们开了眼界!看到了希望!”并欣然为该团题词:感谢支持中国交响音乐事业。
 
 “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市委宣传部和相关乐团的领导、专家们的关心和支持。时任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陶慧芬多次过问;市文联主席李维平除在业务上具体指导外,还多方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湖北交响乐团、武汉交响乐团、武汉音乐学院、武汉大学音乐学院、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艺术系的专家和老师,不计报酬,帮助调整、修理乐器,耐心地辅导演奏员,传授演奏经验,使该团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交响乐至今还是一种很难接近的高雅艺术。陆卫先说:“我们打破普通市民对交响乐认识的误区,不是曲高和寡,不是高处不胜寒。希望在我们的努力和影响下,喜欢听交响乐的人喜爱交响乐的人越来越多。”
2010年底由黄石市主办的红歌会在体育馆隆重举行,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担纲的全场伴奏更是晚会的最大亮点,以一曲庄严雄伟,气势恢宏的《红旗颂》为晚会带来了震撼的开场。紧接着在2011年新年音乐会上,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以全新的阵容,娴熟的演奏再一次为黄石人民带来了音乐的聚会。2011年4月29日,在黄石籍影视红星陈数主持并献歌的“五月的鲜花献给劳动者”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大屏幕视听音乐晚会上,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演奏了《红色娘子军》组曲、电视剧《亮剑》和《乔家大院》主题曲等,一曲曲耳熟能详的音乐,在湖师大剧院“水上莲花”上空飘荡。
2011年5月15日晚,黄石公安局主办的大型“平安颂歌、金盾交响”音乐会在黄石市举行,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给上千名公安干警和群众送来一场全新的听觉饕餮盛宴。而后,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分别在大冶市和阳新县进行专场慰问演出,创造了警民互动的新方式。
由民间自发组织、音乐爱好者自愿加入、民间资本赞助力挺,这样的交响乐团省内已有五六支,数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规模最大。
在这些民办乐团中,有的是由团员缴会费维持运转,有的是得到企业资助。不管是何种组织形式或融资方法,要形成文化品牌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广泛的支持。
 楼上楼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除了在前期筹备时投入150万外,后期又陆续投入几百万,现在每月固定投入1.5万的日常费用。
“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个月的实际投入达到了2.5万。”陆卫先说,“一直到现在,在我们乐团,不管是团长、首席乐手,还是普通成员,都不领一分钱工资。但是每次排练和演出,大家都准时到场,不讲条件,不计报酬。”。
“没有乐团每一位成员对音乐的痴迷和无私付出,没有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乐团不可能成立得这么顺利,也走不到今天。”陆卫先由衷感激。
正是因为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这种体制模式,在2010年和2011年国家文化部两次邀请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参加全国文化体制模式创新改革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肖伟池也曾说过:哪怕再优秀的交响乐团,也不可能单靠票房生存,国内外概莫能外。民办乐团有天然的体制优势,只要形成资金运转和保护团员热情的内生机制,赢得各方扶持,就不会昙花一现。中共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同志更是深情的说:我们一定要给这样的民办机制最大的平台,绝不能让他们自生自灭。
 
凭着一腔激情、依赖民间资本运作的民办交响乐团能走多远?陆卫先说:“为了乐团的生存、发展,在我们风光的背后,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困惑和艰难,也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扶助。”
 “我们可以搞流行音乐交响乐,吸引更多年轻人;我们可以搞戏曲交响乐,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有万人大合唱、轻音乐……就是要老百姓认识和了解到交响乐团的多功能性和实力”陆卫先这样描述他的构想,“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成立不仅仅是填补了黄石地区文化方面的某些不足。在黄石城市转型,加大城市改革,打造文化强市的步伐中更愿意为社会服务,为市民服务。如果市里在哪里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我们可以以一个亮丽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来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品位。
2011年9月28日是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成立两周年的日子。两年的栉风沐雨,走过四季,走过年华,走过每一个快乐或者悲伤的日子,走过那些得意或者不得意的瞬间。我们相信,用心灵去寻找过的信仰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
追求音乐信仰的他们,就像逐日的夸父,是执著的,甚至是疯狂的。因为他们如此的渴望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一片宁静的大海。
 
 
 
 
 
    
   
 
联系电话:0714-6242528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1069—1号(沈家营公交站附近) 黄石灵创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