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信仰----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成立两周年小记

时间:2011/11/22 19:36:14

 有一群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爱好;有一群人,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有一群人,他们都有一种拼搏的精神;有一群人,他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

  他们之中,除了寥寥数几的几位本土专业音乐工作者之外,大部分是一些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有私企老板,有公务员,有退休干部,有下岗女工,还有练摊的……尽管这是一群在专业技能上参差不齐的人们,却以共同热爱音乐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并且在2009年9月28日组建了一支黄石人自己的交响乐团——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它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双管制大型交响乐团,也是第一支有着资金保障、音乐艺术人才集中、编制齐全、排练和演出场地稳定的民营交响乐团。
  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发起人陆卫先从小与音乐结缘,先后拜师学会吹奏几种木管乐器,特别是在公安当刑事警察期间还尝试着自己进行音乐创作,其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及公安系统多次获奖。他梦想能和很多人一起切磋技艺,演奏出气势恢宏的乐曲。
  2009年夏天,陆卫先和一帮音乐发烧友聊天时说起自己的想法,引起大家的共鸣。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筹备,9月28日,在全新全套的乐器武装下,全市8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有了一个共同的“家”——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
  2010年1月27日晚,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首场汇报演出在磁湖剧院奏响。
  从成立之日到首演,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其真正的排练时间加起来不到半个月。这对一个七成团员对五线谱都不怎么准确掌握的民间乐团来说,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
  乐团的乐器有五大类近30种,热门乐器的乐手有很多可供挑选,但大管、圆号、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乐手却很少。团员顾全大局,以前吹过小号的改吹圆号,拉小提琴的改拉中提琴,拉大提琴的改拉低音大提琴。人手还不够,就让新加入乐团的人现学。
  从单位内退的徐淑英随朋友来看乐团排练。从未接触过乐器的她被交响乐深深震撼,被这帮痴迷音乐的疯子所征服。听说团里正缺低音大提琴手,她缠着老师教她拉。乐团几名老师看了看她的手形,觉得可以让她试试,于是,徐淑英成了乐团的新兵。她每天至少练习6个小时,手指磨破了就用胶布一缠接着练。就这样,徐淑英从一个门外看客成了乐团不可或缺的低音大提琴手。有过钢琴基础的胡小梅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竖琴,在改弹竖琴演奏后,却在省内找不到专职老师指点,只能边自个儿摸索边寻师……为了掌握五线谱,大家勤学苦读了两个月,所有人都扔掉了简谱;为练好每个音符,有的团员吹肿了腮帮子,拉破了手指头。他们在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这个平台上,用执著和汗水去圆自己的梦想。
  首演的那个夜晚,音乐会以喜庆的《春节序曲》开场,极具民族韵味的《瑶族舞曲》、宏伟庄严的《红旗颂》、诙谐俏皮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让满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当谢幕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奏响,所有观众起立,全场沸腾,发自内心地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应和,气氛异常热烈。
  旅居西班牙的黄石人陶居辉回家探亲,仅仅是看了乐团的排练后就感慨万千,撰文发表在西班牙最大的华文报纸《欧华报》上,文中盛赞黄石的文化精神,透过故乡新添的这张文化名片,他欣慰地感到“中国软实力正在崛起”。
  首演一炮打响,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踏着坚实的脚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2010年5月15日“湖北省2010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在两节期间市里举行的招商引资说明会和温州商会成立大会上、在2010年8月29日晚“虎年,我与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暨虎城同庆——今天是你的生日系列活动音乐庆典颁奖盛典上……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一次次给黄石市民带来了震撼和惊喜。
  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交响乐至今还是一种很难接近的高雅艺术。陆卫先说:“我们打破普通市民对交响乐认识的误区,不是曲高和寡,不是高处不胜寒。希望在我们的努力和影响下,喜欢听交响乐的人,喜爱交响乐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搞流行音乐交响乐,吸引更多年轻人;我们可以搞戏曲交响乐,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有万人大合唱、轻音乐……就是要老百姓认识和了解到交响乐团的多功能性和实力。”陆卫先这样描述他的构想,“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的成立不仅仅是填补了黄石地区文化方面的某些不足。在黄石城市转型,加大城市改革,打造文化强市的步伐中更愿意为社会服务,为市民服务。如果市里在哪里举办招商引资活动,我们可以以一个亮丽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来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品位。”
  2011年9月28日是黄石新爱乐交响乐团成立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追求音乐信仰的他们,就像夸父逐日,渴望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一片宁静的大海。因为用心灵去寻找过的信仰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
联系电话:0714-6242528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1069—1号(沈家营公交站附近) 黄石灵创科技提供技术支持